人才培养

上海交通大学“红土新绿•筑梦粮安”实践团服务呼和浩特乡村振兴创新港建设

发布时间:2024-08-29  阅读次数:304

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畜牧业大省,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注。2023年6月,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在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上展现新作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把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作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各项指标中进步显著。

2024年8月5日至8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 “红土新绿•筑梦粮安” 党建专项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呼和浩特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农业与生物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支部、园艺博士生第一党支部与硕士生第二党支部联合组织。实践团以粮食安全与都市农业为导向,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科技兴蒙上海交通大学行动计划”项目“农牧绿色种养加循环产业融合综合体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乡村振兴创新港)项目,前往研究机构与农牧企业开展了丰富的参观调研活动。实践团由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周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曹正伟、农业与生物学院学工办党建负责人陈林屾、助理研究员初少华等担任指导老师,储宝华等12名本硕博大学生共同参加了本次调研。

探访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力量

实践团先后调研了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农牧水利局、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示范种植基地、内蒙古禾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玉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及大黑河景观带。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策略、智慧农业技术应用等领域,深入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服务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战略布局、科研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及企业孵化等方面的显著成就;见证了中化集团引入以色列先进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灌溉施肥自动化的现代农业实践;近距离感受了耐旱作物新品种、高效畜牧业管理技术等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进一步了解了新城区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共同参观了内蒙古禾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基地与有机肥示范生产线。这一系列实地调研,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呼和浩特市在农业现代化、生态治理及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旨在推动学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合作,打造乡村振兴平台,并为农科学子提供实践机会,帮助他们了解和投身“三农”事业。

搭建校地“大党建”联盟,助推乡村振兴

实践团通过党建引领探索校地党组织共建合作新模式,打造乡村振兴“大党建”平台。由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支部发起、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第二支部委员会、农业与生物学院园艺博士生第一党支部、园艺硕士生第二党支部、呼和浩特市小黑河镇党委、玉泉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共6个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合作。充分发挥党建联盟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将党建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努力形成“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信息共通、发展共赢”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区域联动和人才培养赋能,推动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共建活动平台,分享工作资源、交流工作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等,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力,实现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良性互动。

 

走进都市农业高端企业,探访生产经营之道

实践团先后前往内蒙古浩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六期工厂、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草原红太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内蒙古浩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了鲜食玉米的加工流程,并品尝了新鲜出炉的玉米棒和玉米粒,对公司的高效生产模式和运营模式开展调研;在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六期工厂,讲解员对企业文化精神进行介绍,同时强调蒙牛乳业在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同时,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蒙草集团调研过程中,讲解员详细介绍了蒙草如何通过挖掘和保护乡土植物种质资源,成功审定了具有抗旱、耐寒、耐踩踏、可药用等特性的植物品种。实践团一行转战至内蒙古草原红太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这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不仅以其优质的产品赢得了市场认可,更以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关怀模式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其管理模式从严格管理向感动文化的转变,更是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这些企业展示了高效生产、可持续发展、员工关怀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秀实践。不仅让实践团成员见证了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的卓越成就,也激发了他们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和决心。

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课程思政,筑牢强农爱农决心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延伸实践,活动期间,周培教授为实践团学生田间授课,重点讲解了盐碱地改良和鲜食玉米绿色种植技术。推动“四维度两结合”课程思政创新教育模式助力内蒙古农畜生产基地建设,引导农科学子认识、关注并投身“三农”事业。

寻访草原红色踪迹,探忆峥嵘岁月

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下,实践团抵达了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在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碑前,实践团成员们肃立默哀,向为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致以最深切的敬意。随后,他们步入大青山红色文化展厅,一号展厅“大青山革命英烈”生动再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每一位参观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二号展厅“大青山革命历史展览”则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珍贵文物,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理解了“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的深刻含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13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所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调研都市休闲农业

实践团调研了水磨村和恼包村等都市休闲农业典型业态。当地政府将乡村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不仅提升了乡村的整体面貌,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梦想。通过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水磨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丰富的文化底蕴,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休闲农业与民宿,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也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增收。实践团成员们深入民宿内部,与经营者交流经营心得。作为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示范村,恼包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创新性地同时,在参观恼包北疆文化大院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了解了恼包村的由来和历史。这一成功案例,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感受草原腹地的“两山理论”

内蒙古自治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加强林草资源保护修复。曾经的一段时间里,敕勒川草原经历了水土流失、土地荒芜的历史。经过三年的生态治理,这里恢复超过2万亩的天然草原,“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景得以重现。实践团亲身体验了内蒙古独特的草原文化和自然美景,感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更深刻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经过为期一周的实践,实践团考察了内蒙古多家政府、科研、企业单位,涵盖了都市农业、食品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领悟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也激发了他们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和决心。来自园艺硕士第二党支部的文硕同学表示:“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农业与生物科学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也更加坚定了我投身“三农”事业的决心。未来,我希望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启蒙”。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文:储宝华 文硕 王冲

图:孙琳杰 游翔凯 许江冰

Copyright 2016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访问旧版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电话:021 - 34205866 备案:沪交ICP备20101025

Baidu
map